江蘇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助力大米出口增速提效

欄目: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:2018-05-03

陽春三月,一艘外輪船舶??吭诮K張家港江海糧油碼頭,擬裝4萬噸大米出口至非洲塞內加爾和幾內亞。江蘇張家港口岸出口大米迎來了機械化裝載的“春天”,“整卸整裝”噸盤裝船作業模式下單線作業量突破2000噸,較人工作業效率翻了一倍。
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種植國和消費國。眾所周知,中國一直以來大米進口多,出口少,隨著近年來國內產量和質量不斷提升,海外對于中國大米進口需要增多,中國對外出口大米的政策也相應作出調整,大米出口量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。

2016-2017年,江蘇張家港口岸共出口“去庫存”大米16萬噸,約占全國總出口量的20%。面對大米國際貿易競爭形勢和去庫存要求,傳統的依賴工人 “肩扛手提”的裝船方式制約了口岸大宗出口大米貿易的發展。2018年,江蘇張家港口岸預計出口大米約50萬噸,為有效提高港口的中轉效率,提升“去庫存”大米口岸通關效率,江蘇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支持糧油碼頭積極探索裝船模式改革,采用1.5噸/盤的軟托盤作業模式替代50千克小包裝人工裝船作業方式,得到進出口商的一致認可,實現了出口大米裝船模式的根本性變革,每條船可有效節約人工、時間成本,提高庫容周轉利用率,大輪在港裝貨時間縮短近一半,碼頭的整體物流成本大幅降低,出口貿易的綜合效益整體提升。


99久久亚洲天天综合视频